教宗对埃及遭受不安与暴力的基督信徒表示关怀,再次为全中东的宗教自由发出呼吁。 罗马主教和亚历山大宗主教一同彰显了教会共融,为中东和平祈祷。
可是,这份礼物也需要基督信徒成为传教工作的新主角。 17世纪初期年轻的日本教会遭受来势凶猛的迫害,谁信奉基督就有死亡的危险,数以千计的信友被杀,神父被驱逐境外。
关於耶路撒冷的讨论不能仅仅被简化为领土争端和政治主权,正是因为耶路撒冷是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的遗产,拥有一个普世圣召,即向全世界数十亿人说话,无论是信徒或非信徒。
信徒很懊悔平时未能详细查看,有的甚至哭泣。但是非信徒们却大笑,以为那定我们罪的书已经没有了。信徒却恳切求神,仍将他的道赐给人。当我心中正难受时,忽然醒来,原是一梦。
教宗不愿区分「信徒或非信徒,大家都是人,大家同乘一条船。在所有人性事物上,基督徒都责无旁贷。此时所有人都因痛苦而哭泣。各处兴起的协同、互助、责任感、牺牲精神能帮助我们。
教宗在文告中提醒说:每位基督信徒都蒙召叫做传教士,向我们这个时代为福音作证。今年文告的主题是《所有各地的教会为全世界服务》。今年世界传教日是十月二十一日。
胡萨尔枢机主教向教宗说:今天的乌克兰教会仍然必须面对许多挑战,比方如何加紧跟上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新精神,如何重建重新独立后的国家,面对西方俗化世界的强烈冲击,大批的移民现象,基督信徒团体的精神、道德和结构的重建
四旬期中的布施,也就成了深化我们基督信徒圣召的工具。当我们无偿地奉献自己时,基督信徒见证了是爱而不是物质财富在体现存在。真正赋予布施价值的是爱,爱汲取了不同形式的恩宠,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条件酌情从事。
这些巧夺天工的设计旨在引导信徒仰望上主,感受祂的伟大崇高。作为教会的重要场所,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无数宗教仪式和信仰事件。在1804年,拿破仑一世于此加冕,显现了教会与世俗政权的交汇。
国王也提到约旦王室为促进宗教自由贡献的力量,尤其于2013年在安曼筹办研讨会,讨论阿拉伯基督信徒在中东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