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崛起的软肋:宗教
2014-11-10

当过去的信仰老本基本吃完,新的核心价值与信仰体系又迟迟未能建立时,中国人精神支柱的空虚与道德基础的缺失造成的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失衡就变得日益突出。

耶稣在耶路撒冷受难时中国发生了什么?
2015-03-16

这里的癸亥日是指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统治第七年,三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巨大的天文现象发生在公元31年。当时东汉的首都是洛阳,在耶路撒冷的东部,时差为5个小时。

没有一种安息比得上倾听和执行上主的旨意 | Homily at the Funeral Mass of Fr Ismael Zuloaga, SJ
2012-11-26

许多好友都表示关心,力劝他不必冒这个巨大的风险,但他还是选择了手术。手术很成功,苏神父的心脉成功地被替换,他的医疗团队都很惊奇人造的心脉居然在他的体内成功运作。

信德特稿:从本笃十六世的言谈看他辞职的内在缘由
2013-02-26

不,因为辞职及辞职后的生活本身也许就是巨大的十字架,因为即使在辞职后,教宗仍然会在心里,在祈祷中背负着这一切,因为这是全教会的十字架,如果要背,就必须得有能力背起来,不然就是整个教会的灾难,因为,再说一遍

在痛苦和祈祷中完成教宗职务:一个灵性的选择
2013-03-25

不,因为辞职及辞职后的生活本身也许就是巨大的十字架,因为即使在辞职后,教宗仍然会在心里,在祈祷中背负着这一切,因为这是全教会的十字架,如果要背,就必须得有能力背起来,不然就是整个教会的灾难,再说一遍,教宗职务不仅要靠言语和行为

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中的救恩论思想
2015-11-18

新约圣经将发生在门徒们身上的巨大改变归因于耶稣的复活:天主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并且派遣他们向普世传报这个喜讯。[参阅瓦尔特?

特稿:Jerry,大丁,我的朋友!—— 忆丁松筠神父
2017-06-17

在今日司铎圣召数量有限,尤其传教士圣召遇到巨大挑战的当代社会,丁松筠神父——这位现代耶稣会传教士——的去世,让我们再次注意到了一如昔日利玛窦、方济各沙勿略以及众多传教士们那样

关于天主教中文祈祷文与礼仪书及教理书起源的概述
2018-06-07

李之藻作为明代三大天主教柱石之一,对中国初期教会贡献巨大,他在卒前一年编刻出版了第一部天主教丛书《天学初函》。该书是耶稣会士用葡萄牙文写成的作品,面向年轻人和乡村教友,是一多卷小册子。

特稿:孤有所依,溫存有加(复活期第六主日)
2020-05-17

耶稣早就想到这个问题,而且意识到这对门徒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耶稣特别许诺不会撇下他们为“孤儿”。“孤儿”是无依无靠的、没人关心的生命。因为没有依靠,很容易被霸凌欺侮,孤身面对充满敌意的世界。

王作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2022-03-2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每一次社会秩序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发生变革,因此,人们的宗教观念也发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