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圣经伴随着我的人生40年了,渡过大海,越过山岗……记得梵二大公会议后,1963年起,渐渐开始使用中文礼仪时,我欣喜若狂;当时要到圣堂辅祭,才接触到中文《每日弥撒经书》(1956年公教真理学会出版
在为新枢机举行擢升礼之前,教宗向在场的枢机和主教们发表了一篇训喻,就教会的使命和教会的公教性进行了发挥。他说,教会是至公的,因为基督履行的救恩使命是面对全人类的。
即使身为基督信徒,天主教徒,公教进行会成员,司铎,主教,教宗…,人人都可以逃离天主!这是日常生活中的诱惑。不聆听天主,不聆听祂的声音,内心感受不到祂的建议,祂的邀请。我们可以逃离天主。
葬礼按天主公教的礼仪举行,外表要很简单、很朴素。我的一切财物全归教区,其中一半送给贫困者使用。韩主教对传教事业的热心热忱,对最小兄弟的关怀关爱让朝圣团神长教友深受感染、倍受感动。
冬去春来,沧海桑田,公教兴亡,几经倾覆,清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因礼仪之争,康熙皇帝下诏严禁天主教传播。雍正初年(1724年)继承前朝政策,下诏禁教。从此圣教艰难。
瓦伦西亚城遭回教赞茂录国王进攻,公教皇帝董宅慕下令献露天弥撒,神父在分发圣体时,战争猝然来临,神父没有分完圣体,剩有6个圣体,放在两层九折布中。为了安全,他快速将九折布放在离祭台不远的石头下。
说这样话的人,是一些教外人,当他们看到我们为公教家庭的临终者念助善终经以及为亡者念炼灵通功经却不拿本家一分钱的时候,是这么评说的。
在动荡的年代里,奶奶一直保持着虔诚的信仰,特别注重信仰的传承,所以我的父辈都接受到良好的公教教育,继承了宝贵的信仰。我小时候就在奶奶家看到过一些古旧的圣书,那是奶奶和爷爷冒着危险在文革中保存下来的。
当然这些教会遗产应该在修院内、在男女修会的初学院、主教府,以及其他公教圣乐学院受到重视与推崇。而在选择其他的圣乐,教会要求应当顾及歌咏者的能力。
七月的秦岭,树木葱绿,凉风习习,7月14-15日,在大美秦岭北麓的龙泉山庄,时隔半年,西安教区色辣芬青年营在此举办单身公教青年的相亲茶话会,吸引了近50位教会内外单身青年参与,其中有两位慕道者,两位教外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