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0月3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强调,一个称职的司铎懂得「对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为人服务」。天主以慈父的身份宽恕人,而非如同法院工作人员那样。
我请大家关心这件事,再次关注各自区域内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恢复的情况。这份通谕是为所有人的,祈愿任何人都能获得此通谕的资讯,对於天主委托给众人的共同家庭逐渐负起责任来。
教宗表示,普世教会已经沉浸在圣周的神圣灵性氛围中,从圣周四开始,教会将进入礼仪年的最高峰:庆祝主的受难、死亡和复活的奥迹。
这位女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凉山,不计回报,用她的爱,温暖着彝族娃娃的心,她的名字叫莫妮卡。神长教友们是看了9月12日《凉山日报》的阳光攀西版块的文章:莫妮卡:‘这里的孩子需要我!
人为万物之灵乃是尽人皆知的俗语,说明人的智慧能力是所有动植物难以具备的。
影片以基耶拉神父在弗鲁米嫩塞的白沙达(Baixada)创建的“少年之家”为背景,闪过交织成画面的年轻人的故事。
一个不关心教友生活的神父,不是一个好神父。这是河北衡水教区张双桥神父几十年来的牧职经验中奉行的一句格言。圣召,就是心甘情愿地和天主缔结一份永不变更的盟约,用汗水和心血,甚至生命,来喂养主托付的羊群!
来自加纳的布莱兹的历程“天主的恩宠不分国界,因为我来自加纳,在加勒比海服务,而现在我将在罗马被祝圣。教会确实是普世性的,希望漫游远方”。
耶稣应邀到一个名叫西满的法利塞人家中坐席,一个妇人跪在祂面前,给祂的双脚抹上香液。耶稣宽恕了这妇人的罪。这个场面引起在座者的极大愤怒(参閲:路七44;47-50)。
2.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中的世俗化基因 人是一个宗教性的事物,只要人类(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还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需要,宗教就有充分的生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