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章主教于弥撒中指出,四十年是准备,也是成长时间,就如昔日梅瑟带领子民进入旷野四十年、基督在旷野祈祷四十天,故成员应为此感恩,更重要的是在四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靠着主基督的力量去帮助弱势人士。
我在福音书中最喜欢的一段是「神贫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不假装用自己的力量做事,而是求天主使用它们。传播信仰的力量不在我身上,而是通过我工作的天主。」
这个教会知道把自己和他人的十字架背负起来,在众人面前为福音拯救的力量作证。
你们的誓言让我们觉得很有保障,在教堂里,感觉有个超然的力量参与了你们的结合,神圣的烙印不可改变。在这个越来越轻易离婚的时代,多需要一个人人都敬畏的力量保障脆弱的婚姻啊!”
身为先知的从上主的话找到喜悦和力量,正当人经常在错误的路途上寻找幸福的时候,先知则宣讲真实的希望,这个希望不叫人落空,因为它建立在天主的诚信上。
这些苦涩指示出「更加崇敬天父的道路,有助于再次体尝祂仁慈傅油的力量」(参阅:路十五11-32)。
谈到所选的主题,教宗邀请众人将目光转向「富于慈悲」、「力量与温柔并存」的天主。
奥卡莱克枢机指出,虽然家庭“由于尼日利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而面临很大压力”,但大多数家庭都顶住了这种压力,“他们从信仰中汲取力量来克服各种困难挑战。”
耶稣留给世人的莫大财富是“上主的爱”,那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我们旅途的力量”。正如塔冷通的比喻所指出的,现在轮到人们来选择怎么运用。
如果再遭遇一点人生必然的灾难,于是就更心灰意冷充满抱怨,不能正视也没有力量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追求根源,就是我们不能像那位在森林中迷了路的爷爷,对生活说声“谢谢!”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