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机一架飞机失事后所有乘客遇难,一位富商看见天使要将他身旁邻座的传教士领上天堂,而自己却被告知下地狱,立刻愤愤不平质问天使:我们同样遇到意外丧亡,结局为什么如此悬殊?
教会的权威或者教导者们,就会用很强的教会教条,去教导和要求传教士:必须传教,因为耶稣是如此要求的;同时也只有传教和接受所传的教,人们才能得救。而如果要回答:教会要如何传教?
现年57岁的汤姆神父是慈幼会传教士,出生于印度巴拿(卡拉拉邦)附近的拉马普拉姆市的一个虔诚天主教家庭。他的叔父马太也是一位慈幼会会士,是慈幼会在也门传教的创始人,于2015年逝世。
她的牺牲已成为许多传教士的光明之塔,在他们艰难的善工中,他们在她身上得到启发和保护。一直以来,殉道者都是造生新一代基督徒的沃土。
教宗指出,4百多年前,1585年,有4名日本青年在几名耶稣会传教士的伴随下抵达罗马,晋见时任教宗额我略十三世。
今天,斯卡拉布里尼传教士约有700名,在34国家展开福传工作。他们的行事风格首先是关怀人性尊严,尤其是在受伤和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地方。
圣十字传教士昆拿芬神父(FrankJQuinlivan)成立了该女修会,以特殊的奉献生活方式,允许修女们继续她们的日常生活,而没有义务戴头纱或住在团体。
中亚的基督徒是一个小羊群,常常只有很少的传教士、司铎和修会会士们负责牧灵传教工作。
其中,在利玛窦神父两张纪念邮票上,以中文写着“梵蒂冈城国、利玛窦神父”,在梵蒂冈80年邮政史中,这是第一次在发行的邮票上出现中文字,以表达对利玛窦神父这位传教士的敬意。
前些天看了一个视频,是记录西藏天主教友生活的,看着那些淳朴虔诚的西藏的弟兄姐妹,忽然对百年前那些来中国的传教士心生无比的敬意,他们背井离乡,漂洋过海,面对陌生的国度,陌生的人,就是为把耶稣的救恩喜讯让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