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新真福于1563年在意大利北部贝加莫的一个小乡村诞生。他是敬礼耶稣圣心的先驱,是17世纪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彻夜默观耶稣苦像的神修家。
如果这个病人能被抢救过来,能够说出板上的小物体是什么,那么就能区分出“灵魂”到底是虚无飘渺的想象呢?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
1月20日,北方进德防艾办寒假义工刘小芹(教外)、赵文娟(大学生)和职员冯立红赴邢台县心长村,为正在参加圣经学习班的120位教友进行了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专题讲座。
我的家在庐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里,那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山中藏有许多古刹、道观,宗教气氛极浓厚,前来朝拜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家乡的人也非常虔诚。
走在路上或约见朋友之前,更要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时不时地照上两下。镜子让我可以看清自己,找出不够美观的地方加以修正。如果没有镜子,人可能会对自己的相貌一无所知。因此,每个人都离不开镜子。
这是一个坐落在小山区的清贫的家,家中几乎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而偏偏在这个家中又是这么的不幸,可爱懂事的小女儿夕子得了一种治不好的病。
1867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建造了一座六角亭,每边长各十一尺,高十尺,亭顶上一十字架,亭内供有圣母像,1868年3月1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圣母像”,该像是由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
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说:“我向小耶稣许个愿行吗?”“当然可以!”我回答道。然后她就走到马槽前,手里捏着几个硬币、脚尖撑起来,因为她的个子太小,好不容易才将几个硬币放进献仪箱里。
更有趣的一位小姐妹留言:神父,我实在完不成,我请您吃饭好吗?神父回复:这个建议不错,还有愿请神父吃饭的吗?我请!我同意!我也算一个!神父:不错,共有五位!还有没有啊?
迄今为止,潘老师已通读《圣经》6遍,拥有《圣经》6本,5本大《圣经》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一本小《圣经》,随身携带、随时诵读,里面还有很多重要内容的勾画、批注,老师对《圣经》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为学员们做了最好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