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外教人追求的……你们该先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1-33)耶稣亲授的最美妙的天主经就是要我们先求天主的光荣,后求自己的恩典。
德肋撒,这位瘦小的修女有一句名言:“爱,直到受伤。”
1858年明稽章回法国述职,以巴黎圣克罗蒂尔德教堂(St.Clotilde)为样板向拿破仑三世说明和解释在广州建造大教堂计划,项目投资也获得顺利的批准。教堂的设计也参考了圣克罗蒂尔德教堂的一些元素。
她们奉真福印度德肋撒修女为主保。在贫穷中找到了富有,在卑微中找到了尊贵,在遗弃中找到了尊严,在分施中找到了泉源,在一切中看到了生活的基督。
福音记载贤士们曾先到黑落德王那里询问新生王诞生的地点,教宗说,黑落德王是个有权势的人,他将别人都看作是竞争的对手应该将之打败。大家对他的残酷都给予负面的评断。
这是圣座教义部对多米尼加共和国圣弗朗西斯科德马科里斯(SanFranciscodeMacorís)教区主教德拉克鲁斯(RamónAlfredodelaCruzBaldera)有关疑问的答复。
5、鼓励各堂区,按照堂区实际积极促进爱德、做慈善事工或哀矜善工、开展社会服务,对堂区孤、寡、病、弱、老、残、幼、无人关心者、及有心理障碍者,给与基督爱的关怀、践行神、行哀矜善工。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透过旧约圣经中友弟德的事迹勉励我们始终信赖天主,承行祂的旨意,即使祂的拯救方式与我们所预想的不同。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她们默默无声地听着,不发一言,过后,贞德修女送我一本《德兰修女传》。这本书叙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穷人之母德肋撒姆姆一生救济穷人的事迹。
为这个缘故,圣母在露德及法蒂玛等地也苦苦劝告世人要认罪悔改做补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