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和“跟随”这两个动词,是需要完全的开放性和投入性:事实上,耶稣是天主的羔羊,也聆听和遵从天主圣父的话。
牧函在结束时呼吁:“让我们放弃争论,一起聆听圣神对教会所说的话;让我们守护共融,继续惊叹于礼仪庆典之美。”(65)教宗在牧函中写道,基督信仰要么是与生活的耶稣相遇,要么不是。
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棘手问题时,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却要学会聆听,用敏捷的思维辨正误。当这些不必要的东西缠绕时,不用惧怕,更要充满信心,使其坚定。
教宗方济各和圣座部会的人员在场聆听。敞开惊讶的门帕索里尼神父邀请在场的人先是在先知们的声音,然后在依撒伯尔“异议的勇气”,最后在玛利亚“承行天主旨意的谦卑”面前敞开“惊讶的门”。
两期会议皆以圣神内交谈作为开会形式,周枢机表示,与会者愈加接受,“共议同行如果没有深度的同理心聆听及反思分辨,便难以推进,可喜的是更多人接受这种形式。”
「如果我们回想起耶稣降来是为『向穷人传报喜讯』我们如何能不多加强调教会对穷人和被遗弃者的优先选择呢?」(《第三个千年将临之际》51)。
我愿意另加一点,在同道偕行的历程中是相当重要的:聆听基督,往往是借着聆听教会内弟兄姊妹时发生的。在某些层面上,这种互相聆听,是首要目标,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共议性的教会永远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风格。
这「小康」的台湾环境很迷人,也让人想继续不断寻求更多、买得到的「福」,而不太注意人生的基本问题,如生命意义,穷人的需要,穷国的处境,痛苦和死亡的议题。
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主耶稣的诞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熟悉祂的生平、了解祂的言行、聆听并实践祂的教导。
这守斋是与穷人为伍,反对消费思维的表达。坎塔拉梅萨神父谈到,不说坏话是另一种守斋。他说:不但严禁辱骂和粗话,刻薄的话也是坏话,它总是突显弟兄的弱点,制造或煽动猜疑,散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