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印度德肋撒修女以她在爱中行走的感受认为:“我渴”是主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一声需要爱的呼喊。因此,每一个基督徒必须时刻倾听这个世界正在高喊“我渴”的声音。
临沂教区代理主教仲伟杰神父,圣名安德肋,生于1913年,祖籍莒县小岔河村,15岁入小修道院,20岁考入兖州神哲学院。
教宗谈到德肋撒修女,她清楚知道对食粮、兄弟情谊和对天主的渴望。她的一生依靠两个不可分割的支柱:即在圣体圣事和在穷人中降生成人的耶稣。德肋撒修女在圣体圣事和穷人中与耶稣相遇。
纳匝肋圣家就是一个典范,这个家庭完全乐于接受天主的旨意。在这个家庭中,耶稣、玛利亚和若瑟都以各自且“和谐一致”的方式回应了天主的旨意,他们彼此帮助来发现这个旨意。
教宗勉励在场人士效法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是照顾临终病患的典范。教宗说,德肋撒修女的一生都在分担病患的痛苦,承认和尊重他们的人性尊严,使死亡变得更有人性。
他只是藉此预告世上的父母,因此在办完天父的事后,便随着他们回纳匝肋,属他们管辖,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福音,为教友灵修有实际的帮助,可惜很少人想到。
教宗在讲道时勉励婴孩的父母亲以纳匝肋圣家为纯朴、和谐家庭的模范。弥撒后,教宗又照例举行了主日念三钟经活动。这台庆祝耶稣受洗节的弥撒,在美丽的西斯定圣堂中,在13名婴孩柔弱的哭啼声的陪伴下进行。
面对需要伸手援助的人,祭司和肋未人也许是赶着去祈祷;也许有其他事情需要关注;也许是怕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总之,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关心需要帮助的人。
教宗并委任教廷圣职部部长毛罗·皮亚琴扎(MauroPiacenza)枢机为基金会主席。
分析家说这位出自耶稣会的教宗,可能是要纪念和强调亚西西那位可爱的方济圣人,也可能是要纪念对中国独有情钟的圣人方济各.沙勿略。 亚西西的方济 方济各.沙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