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谁不宣认基督,不信奉祂,宣认的就是尘世的信仰。教宗引用19世纪末的法国作家兼诗人莱昂·布卢瓦的话说:谁不祈求天主,他所求的便是魔鬼。人一旦不宣认耶稣基督,他宣认的就是魔鬼的俗世。
父亲一生严予律己、宽厚待人,在历次的运动中,父亲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他欣然听命,把所受的苦献给天主,做自己该做的补赎,尤其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他更是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差点儿命丧造反派之手,但父亲从未提及加害他的人
谁忽视其指出的航向,可以说是慢慢滑向自私的三个台阶,就是崇拜金钱、虚荣和满足自己却忽略他人。当天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载的是耶稣的山中圣训。
耶稣来是为成全法律,颁布天主的法律,并展示法律的真实层面。耶稣藉着祂的宣讲,更透过祂在十字架上的自我奉献来完成这一切。教宗说:这是比法利塞人和经师更高超的义德。
教宗继续解释说,圣体圣事不是一个美丽的仪式,而是我们所能想像到的与天主最亲密、最具体、最令人惊讶的共融。贝罗主教曾说,行动中若没有爱德,不足以称为爱德行动。
天主的声音在其中回荡着,人们得以听见”。教宗接着指出传播的三大要点:第一、减少人们的孤独感;第二、帮助那些没有声音的人发声;第三、学习“传播的辛劳”。
但是天主圣意召叫他从事别的职务。他在大学界和圣座担任使徒工作,却从未在神学界和文化界、尤其在教授和修会会士之间忽视灵修指导的工作”。
研习班用4天的时间,分七节课,讲了七个内容:1、天主的爱是无条件的、永恒的;2、耶稣是谁,我们需要他;3、圣神令你活得更好;4、准备接受圣神充满;5覆手、释放祈祷;6、灵命成长;7、转变成熟。
但是,究竟是谁写的书信?为谁而写?这些问题在后来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有争论。我前天匆忙去邮局,路上见到一位快乐的妇女。她一手推着一辆双座婴儿车,一手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幼儿。
以民出埃及后在旷野里曾有极其荒谬地把金牛当神敬的错误举动,致使天主严厉地惩罚了他们。“牛”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说明人类很早就与牛打交道。古时,多为狩猎野牛,食用其肉,或把牛当作祀奠仪礼上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