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天高气爽,瓜果飘香,8月22日圣母元后庆日,内蒙古包头教区圣母圣心婢女会的闫巧叶、渠彩芬、梁翠玲、杨桂梅、杨美娥等五位修女矢发终身圣愿。同时庆祝该教区福传培训中心顺利落成。
随着电声乐队的音乐响起,全场齐唱阿肋路亚,伴随歌唱赞美,随着祈祷渐渐深入,会场气氛渐入属神状态,大家都高举双手,打开心门。
教宗谈到,耶稣在从犹大往加里肋亚的路上毫不迟疑地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耶稣要水喝不但因为口渴,祂也愿为那妇人提供相遇的机会,好使她能走上内心皈依的旅程。
答:让我最感动的是访问马达拉圣德肋撒教堂,这个地方去年举行圣诞弥撒时受到炸弹攻击。我与几个家庭见面,听他们讲述痛苦的遭遇……但是,仍要寄望未来。
宗主教引用先知耶肋米亚与依撒意亚以及圣保禄的话,他隐约见到中东地区的和平前途,但要到达这个境地,则需要人们,尤其是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相亲相爱,互相关怀。
卡尔蒂克的故事,是(泰米尔纳德邦)金奈的慈幼会修女拯救了她。该妇女今年31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后来却不幸因车祸身亡,留下双亲无人照顾,李神父又发动教友们送钱送衣送粮食,轮流照顾老人,使他们在衣食无忧中安度晚年,两位老人也通过李神父和大家的爱德服务渐渐了解并加入了教会。
尤其在圣诞节的夜晚或复活节的黎明,他总要发动教友出去传报主的降世与复活的喜讯:“现在,我们就是牧人和贤士(就是玛达肋纳和若望),我们要传扬主所带给世界的喜讯!”
1979年当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把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德兰修女时,作为毕生贡献于穷人和以照顾关怀世界上的弱者为己任的德兰修女并非为这样的美誉而陶醉。
圣母圣心会会士,前万华万大路玫瑰堂本堂,比利时的裴德思神父(Fr.FransPeetersC.I.C.M.),于10月10日上午在比利时会士安老院凯什洛(Kessel-Lo),安息主怀,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