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矢发的:「贫穷、贞洁、服从」三愿,使我在这一生中乐于接受长上所派遣的任何职务。一九七0年五月任职徐汇中学校长,承袭了隆其化神父的精神,我努力学习「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的真义。
我们将支持通过分享贫穷和工薪阶层人士的生活与工作而服务他们的教友、修会会士、执事和司铎们的工作。
在这富饶和无度消费的时代,仍有人死于饥渴、疾病和贫穷。仍有人当奴隶,被剥削,尊严遭侵犯;也有人是种族和宗教仇恨的牺牲品,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被不宽容、岐视、政治干预、肉体和精神压迫所阻碍。
媒体也能呈现及支持一种能加深而非减低用科技来区分富有国家与贫穷国家的发展模式。三、今天,人正走在十字路口上。
看护耶稣和玛利亚,看护整个受造物,看护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最贫穷的人,看护我们自己:这就是罗马主教被召要完成的任务。但我们所有的人都被召去完成这个任务,为能够让希望的星辰放出光芒。
教宗说:世界一向就是这样:饥饿多,资源少,一方面这表示教会的使命是以爱德、正义及分享的精神去帮助在痛苦中的弟兄姊妹,特别是最贫穷的,努力使所有的人都能度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捕鱼的奇迹告诉我们:天主知道每个人身心灵有许多需求
他生于贫穷,长于微贱,死于羞辱,一生勤劳苦干,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人,而且经常与穷人、微贱者为伍。他在世上只活了三十三年,却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村落中,度着一种平凡的生活。
(谷4:25)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肯定感觉它说得有失公允,好像富人会变得更加富有,而穷人将更加贫穷。其实这段话隐藏着一个未解之谜就是感恩,也就是说,心怀感恩的人将被赐予更多,变得富余。
所以,我们生命中的幸福、快乐、富足等往往并不是天主的赏报,而是我们或是我们祖先善行的结果;我们的痛苦、烦恼、疾病、贫穷等也不是天主的惩罚,而是我们招致来的。
关於这一点,《圣经》强烈呼吁人要慷慨回应借款的请求,不要狭隘算计,不索求高额利息:如果你的兄弟贫穷,无力向你还债,你应像待外方人一样或旅客一样扶持他,叫他能与你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