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灵中保圣母会是侯主教亲自创办的,修会成立之初困难重重,侯主教亲自带领着我们第一批的四位修女拆旧房、建新居。
还在清朝末年,21岁的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amuelPollard,1864-1915)自愿到了那个地方,历经千辛万苦(包括被毒打、被谋杀),办了几十个学校,培育出苗族第一批医生、教师,甚至后来的共产党干部
1997年香港教区祝圣了第一批终身执事,并被派遣到堂区或社会福利机构去服务,其服务获得了的好评,终身执事职在香港成功开始推行。香港教区也因此成为亚洲较早祝圣和拥有最多终身执事的教区。
第一批26名修女经过培训于16日奔赴灾区;20日之后第二、三批志愿者也陆续奔赴灾区。7月20日,第四批志愿者又奔赴灾区,重点开展心理援助活动。
1603年首次出现由利玛窦编撰的天主教教理著作《天主实义》,供第一批皈依的教徒阅读。1604年,中国脱离耶稣会日本教区时,利玛窦是该教会中国教区的最高负责人。
之所以在1970年代统计出生年月日和1984年发第一批身份证时,选择报1959年出生,是为方便读书及日后结婚,当地很多出生成分不好的人都是这样报的。这就是导致他年轻了11岁的年龄之“谜”。
可悲的是,在创世纪所叙述的第一批受造物,与信友因在基督内重生而成为「众多弟兄中作长子」(罗八29)的弟兄姊妹,之间有罪恶负面的现实存在──此一事实常常中断人类的兄弟之情,而且不断玷污我们在同一人类大家庭里成为弟兄姊妹的美好与高贵
在那个还没有开放的、几近灰暗的时代,是刘神父一家收留了我们复会的第一批姐妹,在那个黑暗的屋套屋的房间里,悄悄地孕育着修女圣召的幼芽,让修会有了最初的雏形。
如今王丽君她们这第一批带领学习圣经的教友们开始退居二线,让年轻的教友们来带领,让堂区更加年轻化。圣经分享从教堂走向了网络,从聚会点模式发展到家庭模式,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支持和参与。
为了基督,他—— 甘愿舍弃生命,舍弃荣誉,舍弃权利,舍弃安逸…… 李神父是解放后的第一批神父,曾经历了数不清的政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