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最后一首歌是大家全部起立,相互牵手,和圣咏团一起学唱手语歌《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通过这种互动形式,拉近了慕道者与天主教会之间的距离,就像歌词中唱到的: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
九江近百岁的田婆婆、孙婆婆合唱的《耶稣诞生歌》让年轻的教友看到了信仰、坚守在生活中的体现。赣州副本堂曹小献神父说:“信德是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触摸小耶稣才是有福的!”
谁曾想,今日的青山碧野,都是昔日广袤而荒凉的土地,光秃秃的岩石上长满了只有在欧洲的荒野中才可以看到的石楠花和荆豆;终日是天色阴霾,狂风怒吼,与世隔绝。
正像几位神父所说的:“没有外在的形式,我们的心更能在安静中走近圣婴,体认他的无穷圣爱。”想来也是,外在的欢腾声色,往往也会冲淡心灵的深思冥想及真情实感的倾注。
帕隆贝拉蒙席指挥下的教宗音乐小堂合唱团演唱的几段弥撒曲,其中有额我略曲调的进堂咏应彼此担待(Nosautemgloriari)和格奥尔格·拉青格蒙席为圣年弥撒谱写的垂怜曲和光荣颂以及圣、圣、圣欢呼歌、
这就是弥撒中的奉献礼。
然而,在心理辅导的服务中,当看不到一丁点的成绩、找不到任何的意义、或遭遇冷眼和讥讽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满腔的福传热火被泼了冷水,心中难免有些灰心丧志,甚至有过想要逃跑的念头。
伴着高昂嘹亮的团歌,从教堂出发,列队向后院圣母山前进。新老团契成员,连同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团体代表,紧紧围绕十字架,欢欣踊跃。
教友们抬起圣母像,列队齐唱《佘山圣母歌》,沿路洒下玫瑰花瓣,欢喜簇拥着圣母像上山。徐家汇堂保禄圣乐团、佘山修院教友培训班的同学共同献唱,温柔的歌声在山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