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该我们基督徒反思的是,在提倡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的教堂门口,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冷酷场景?你们都起来跟我走吧。
神父借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墓地布道,特殊的场景、贴切的讲道、深切的终极关怀深深地触动了到场的数十名亡者亲属。仪式结束后,当场有数名听众表达了要加入教会的愿望。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场景,其中既有民众的喜乐与欢庆,也有耶稣苦难的苦涩与悲伤。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邀请信友们好好省思这段福音章节,因为其中也暴露了今日男女时常持有的情感和矛盾心态。
在这一课中老师特别用模拟真实场景来让大家体验,在家庭中家庭成员需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婆媳、夫妻、祖父母和父母及孩子之间。
……有个妇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听说,就带着一玉瓶香液,来站在他背后,靠近他的脚哭泣,用眼泪滴湿了他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热切地口亲他的脚,以后抹上香液……(参见路7:36-50)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吗
这一场景给人一种默示的感觉,因为在这儿「不同的种族、人群和语言」同声祈祷歌唱,那种精准,和谐程度在罗马的伯多禄大殿都很难见到。
埃及科普特天主教吉萨教区主教安巴·米纳蒙席告诉本社,“揭示他们被割喉的视频就像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影视场景,目的就是为了制造恐怖。
教宗再次引用受刑人的母亲在监狱外面排队进去探监的场景。他说:「儿女比耻辱更为重要。天主对我们也是这样:我们比我们会犯的所有罪过来得更加重要,因为祂既是父亲,也是母亲,祂是纯粹的爱。
然后,教宗回到当天的福音,谈到无花果树的枝条发嫩、生出叶子的场景。教宗指出,有如嫩叶的温柔促使「希望在世界繁荣昌盛,减轻穷人的苦难」。
当时大公会议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非天主教的其它教会团体代表和观察员都静静地留意会议的进行。这个形象在大公会议之后的数十年间,成了天主教与东方和西方教会各团体对话的写照。昔日的静默成了日后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