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与保护水源和整个受造界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人性尊严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人类与整个受造界紧密相连;而这之间的关系与生态意识息息相关。人类是活在关系中的生物,人的受造是为了在家庭、团体及社会的关系中和睦共处,享有同等的尊严,并寻求公益。
筹备会议将讨论议题编撰成文件,并分为3个部分:如何聆听亚马逊地区的声音、整体生态,以及具有亚马逊面容的教会。这份文件旨在介绍亚马逊地区的牧灵状况,并开启新的行程,促使在该地区的福传工作更加行之有效。
他接著表示:“我们听到了大地和人民的痛苦呼号,人们必须意识到这一事实,破坏大地是一种生态罪。”
这项活动以具体方式,建议各堂区、教区、修会、社团、学校和其它机构省思这个主题,并加强对拯救受造界和促进整体生态的承诺。
欧洲主教团委员会公告强调的另一个挑战是实现生态正义和经济正义。公告表示,这场疫情大流行显示出人类对于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的依赖,以及我们对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普世友爱与生态皈依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采纳不同于战争逻辑的观点。教宗坚称,“以非暴力的方式克服冲突、对抗贫穷和新形式的奴役”是知识的共同财产应被导向的目标。
「由於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我们非常关注的另一个议题是亚马孙雨林的问题。我们有超过60%的领土位於这片雨林内,幅员辽阔,资源甚少,人烟罕至。
愿这些特色「不断精进,使今天重大的科技进步能为更人性化、更正义的教育效劳,让教育在生态方面承担责任」。教宗方济各11月26日上午在东京上智大学会见7百多名师生、耶稣会士和友人时,向他们表达了这个祝愿。
接着,教宗举出一系列不可推辞的义务,其中包括伸张正义与平等、关心饥饿和贫穷问题、对抗儿童受到侵犯的创伤、关注移民和难民现象,以及保护人的生命,包括胎儿和需要得到医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