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时期,曾有一位英国女传教士格拉蒂丝·艾伟德(GladysAylward)来到中国某地开设六福客栈,后救助百名孤儿前往陕西扶风,此故事后被搬上美国电影银幕,影响很大。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21日复活期第六主日在主持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中,特别提到5月24日是进教之佑圣母瞻礼,也是为中国教会祈祷日。
来自汤若望故乡德国天主教中国中心的信息:恭贺中国农历新春祝福北京冬奥会福虎迎春,主恩满盈!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恭贺中国神长教友和朋友新年快乐!并愿上主降福中国朋友虎年人人健康!家家平安!满渥恩宠!
汪主教的父亲年轻时在保定工作。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不聊生,全家便随父亲从保定南下,到了武汉,后来又迁到了香港,那时的汪中璋只有三岁。
自疫情暴发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同胞的热切关注,他们虽然不能回到中国,不能前往一线,却在国外竭尽全力透过购买疫情物资传递他们对中国同胞的关爱,为武汉疫区的一线医护人员,为所有服务一线的神父、修女及教友们送去一份温暖
信德讯5月22-27日,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第二届修女专科班全体修女参访安徽天主教会,在参访期间受到安徽教区主教刘新红和修女会会长聂璐以及合肥三孝口、芜湖、安庆、宣城、水东等堂区神父、修女的热情接待。
本文希望探讨的,是透过历史上中国教会在的礼仪生活和情况,探讨教会祈祷律的界限,也就是说,是甚么构成教会祈祷律的管辖范围,甚么是公祷、甚么是私祷、甚么是普世教会的礼仪、甚么是本地教会的礼仪。
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对林慈华神父为中国天主教会的人才培育,为中美两国教会之间的友好交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林慈华神父是一位热爱中国和中国天主教会的神父。
(梵蒂冈电台讯)2017年6月9日,(中国大陆)内蒙古集宁教区刘世功主教(圣名若望)因病安息主怀,享年89岁。刘世功主教於1928年8月18日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淖。
当我走进主教会客室,正要亲权,金主教挡住了,说我们是兄弟,今天我要亲你的权。他是我非常敬仰的老主教,但是他竟然如此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