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建筑物兴建於17世纪,与台伯河畔的圣母堂毗邻,委托於圣艾智德团体管理,用以敬礼活动和讲授要理,特别在於服务年长者和残疾人方面。
他的历史性贡献在于,17世纪中后期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维护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冈道尔夫堡自第17世纪起已是历代教宗的夏宫。2005年5月5日,新当选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当天下午5点整抵达那里,首次与冈道尔夫堡的可爱的朋友们会面,自此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断进展。
(梵蒂冈新闻网)菲律宾马尼拉的黑耶稣雕像游行源自17世纪。信友们争先恐后地簇拥在雕像旁,触摸耶稣像。为了预防恐怖袭击和意外,今年菲律宾警方动员了7千名员警,沿著至少6公里的游行路程维持治安。
这尊雕像可追溯至17世纪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期间,一位西班牙籍奥思定会神父在1606年把它带到马尼拉。
雕像可追溯至17世纪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期间,一位西班牙籍奥思定会神父于1607年把它带到马尼拉。按照传统说法,这位会士乘坐的来自墨西哥的船在旅途中起火,耶稣雕像奇迹般地躲过这场火灾,可是整尊雕像被熏黑。
尽管最初的一些欧洲人于17世纪中叶来到复活节岛,但直到1864年,法国籍耶稣玛利亚圣心会会士埃罗(EugèneEuyraud)抵达这里,才正式开始了在此的福传工作。
此外,访客也能参加下午的祈祷,并在导览人员的带领下参观该建筑物可追溯至17世纪的古迹部分,以及葡萄园、菜园和花园。在参访过程中,访客会遇见修女,她们欣然与客人讲述她们修会从1271年至今的团体生活。
他并述说爱德之母圣像于400年前发现的经过:当时,第17世纪时,3名渔夫在尼佩海湾的东部划着他们的独木舟,突然看见海浪上漂浮着一块白色的物件。
这颗铜质大松果在公元第一和第二世纪间完成,当时用于装饰古罗马的重要古迹,后来被安置在古老的圣伯多禄大殿的前庭直到17世纪。修复工程于2019年年底开始,后来因新冠疫情导致的封城措施,进度缓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