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有配偶伴侣的人,有自尊自爱的人,从内心深处是渴望互相忠诚忠贞的,不想侮辱他人和玷污自己;但受情欲肉欲诱惑,面对投怀送抱就难以“坐怀不乱”;只有思、言、行为上,始终坚守那份美好,才不会乱了方寸。
当然教友常把神父当成一个重要人物,对神父要求过高,或者不允许神父犯错,这方面,教友应当体谅、爱戴神父,但同时也要求神父做到自爱、自重。
用心做人,就是要懂得自尊自爱。对每个人而言,生命是由上天赐予的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礼物。人生只有使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才可以承受生活的挫折、困惑和打击,做好自己的主人才配得上生命的赐予。
他们认为遵守诫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诫命不是冷冰冰的法律,因为诫命来自爱的关系。」 面对耶稣带来的信息,法利塞人关上心门。
本性的爱连动物也有,乃不外乎自爱、私爱、偏爱、溺爱、俗爱……本性的爱也可称作世俗的爱,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爱自己、爱世界、爱地位权势、爱名利、爱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爱眼前的肉体的享受与快乐
罪恶就在教会的管理体系中滋生蔓延,这类罪恶的根源就是教会的自私自傲、神学的自恋自爱。
针对这些人的疑惑,教宗表示:的确,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但若不谈慈悲,便只能是自爱,追求的只是个人利益、享乐、荣誉和财富,在基督徒的生活中经常以伪君子和世俗的面目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承认自己是罪人。
而合一来自爱、是爱的展示、爱永远充满了魅力。爱德是合一的纽带,缺乏合一将显著削弱福音的宣讲。为此,面对分裂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合一要求皈依。谈到皈依,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皈依通过两个方面来落实。
从被动到主动的自立、自爱──个人成长中的创伤及消极因素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对健康的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只有人们走出自私自利的自爱,进入美好的互爱之时,人与人的交流才真正具备在天主里面的价值。对于一个耶稣基督的信仰者来说,效法基督总是困难的,但同时又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