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穷人的母亲”及“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诞辰百周年,9月14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印度驻联合国这个组织的常任代表在法国巴黎共同举办纪念活动。
10月7日晚在罗马市中心的圣母圣堂举行了一场慈善音乐表演会,预先庆祝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于19日被册封为真福。这项活动由国际音乐协会主办,题名为“向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献礼”。
为迎接10月19日,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封列真福庆典,修女圣髑和私人用品,即将在现任仁爱会总会长米尔马拉修女的陪同下,从加尔各答起程前往罗马。
德肋撒修女领洗姓名叫阿格蕾丝,1910年生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成为修女。她用毕生的精力从事帮助穷人和病人的慈善事业,并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献身给贫苦大众是天意德肋撒姆姆,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今天的马其顿共和国的首府斯科普里。
鸣蝉舍弃了外壳,因而能自由高歌;壁虎舍弃了尾巴,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自然界弱小的动物以其超凡的智慧昭示我们:只有舍,才能得。舍,古人写作“猞”,即用手拿东西给人,得即得到。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撒撒修女用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她爱人的一生:德撒撒,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27岁成为天主教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97年去世。
梵蒂冈电台/信德网讯 周三,2012年9月5日,是加尔各答真福德肋撒姆姆逝世第15个周年纪念日。
天主教会正式宣布德肋撒修女为圣人,意思是说她是我们天主教友的模范,值得大家向她学习。我在22年前曾经在加尔各答见到过德肋撒修女,也写了一篇文章叙述我当时的感想。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她到底是如何的特别。
(梵蒂冈电台讯)德肋撒修女“在天主面前是我们强有力的律师,我们面对所发生的事件和周围的环境,不该丧失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