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堂资金还远远不够,他不得不怀揣主教和本堂神父的信函,头戴草帽,肩扛褡裢,手拿花名册,自带干粮,踏上了外出募捐的漫漫征途。
教会未来栋梁的特殊身份,始终具备吃大苦、耐大劳的决心和毅力,不怕挫折困厄,不怕风吹浪打,不做只能在温室开放的娇嫩鲜花,而做傲雪凌霜的松柏,勇立潮头的巨浪,驰骋疆场的战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断奋发,在充满诱惑的征途尽力冲杀
这是她在信仰征途的历炼中,践行基督徒生活信仰化、信仰生活化生动具体的表现。奉献不只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就如基督降生成人为我们奉献了一切,基督徒为实践信仰,获得天主的赏报也应如此。
他说,基督徒的圣召邀请我们走出自己,开始庆祝与上主的相遇,走上祂派遣我们前往的征途。不过,为了前行,就需要冒险。依照福音的教导,谁若害怕丧失自己,必无法朝向终点前行(参閲:玛十六25)。
他解释说,贤士们远道而来,他们离开了安全感而踏上征途。因此,这首先表明上主让那些寻找祂、离开自己的安全保障而走向祂的人与自己相遇。其次,贤士们在夜间由一颗星引领,这星就是天主圣言。
于是,他们“踏上征途,去寻找他们在这个家庭中尚未认识的成员。他们出去寻找他们的面容”,就是“许多泰国母亲和兄弟姐妹的面容,这些人还未坐在主日宴席上”。
要踏上这遥遥征途,势必要离开至亲密友及温馨舒适的家,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工作,甚至要放弃“谋大权,赚大钱”的机会,还要担当意想不到的风险。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又怎能弃家远行?
我们所经验到的陌生和文化冲击绝不仅仅是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的问题,而是那些为天主永恒的崭新所救拔,走出庸庸碌碌的生活、踏上新的征途的人们的经验。
“因此,当我们的服务会变得平淡无奇,在僵化或平庸中‘走入迷宫’时,当我们在官僚主义和‘得过且过’的纠缠中不知所措时,我们要记住向上看,从天主那里重新启程,让祂的圣言光照我们,总是鼓起勇气重新踏上征途。
只有祂,生活的天主才能赋予生命意义,使劳累和忧伤、泄气及失去希望的人重新踏上征途。 教宗举出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作为在耶稣复活后活出这份喜乐心情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