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提出了中国宗教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并指明了“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
未来,他将担任北京大学开设的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关系这一全校性选修课程的主讲人之一。
大学时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医。后来又去留学、工作、服务教会。2010年正式服务于海南教区——一片亟需圣召和牧人的土地。终于在这一天,她等待了20年的愿望实现了。
心理专家胡秋成神父自学生时代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特别是成为神父之后,发觉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友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他于2000年开始学习心理学,2004年到北京大学心理系进修,现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多种专业证书
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宗教》杂志社的专家学者
出席新书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陈红星、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中国民族报》社长魏新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等学术界、教界人士六十余人。
我后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学习时,我的好几位老师,赵敦华教授、张志刚教授都这样教我们读哲学书。我在修院教书时,也教学生这样读哲学书,很可惜,许多学生仍然像读小说那样读哲学书。
燕京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中国第一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亦曾得益于教会。
本届论坛主题为“数字文明建设与互联网宗教研究”,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他们分别来自: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大、人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吉林省民族干部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大、同济大学、上海师大、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