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必须与生活并行,并且教堂是「我们」在教会内的场所,而家庭负有培育信仰的责任。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罗马洗者圣若翰德拉萨雷堂,受到信友热烈的欢迎与接待。
今日亦然借着他建立的大公教会和与无伦比的七件圣事,在治愈世间所有信赖他的人,他透过告解圣事,不断地复活濒临于丧亡的灵魂,他临在于世界各地的每台感恩祭中,仍不断地宣告使人蒙福的天国喜讯。
堂区当天也将举行主题弥撒圣祭,体现教育日信息。教区专门为此筹备的文件,已于暑期内送到全港堂区和学校。今年,教区教育日以“牧者”为主题,提醒教师和家长成为学子的善牧。
对他们留在国内的家庭,教宗有什么话要说?教宗表示,这是一种令人痛心的情况。许多外国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盈利而移到其它地方。企业关闭,人们便失业。这是一种世界性的不义。
教宗指出,大公会议的礼仪改革,的确有助于信友更有意识地、积极地、有效地参与祭台上的神圣祭献。但是在教会某些地方,发生了一些弊端,对此美妙的圣事带来了混乱。
新司铎们身穿白色祭衣,宣发服务上主的誓愿,承诺效忠教宗及其长上,然後逐一跪在教宗面前,接受他的覆手降福。教宗也以圣油傅在他们的手掌,象徵着授权他们在祭台上祝圣饼酒。
几位神父共祭燕郊堂区初期的服务者孟神父(中)共祭中8月10-11日,前任本堂田双强、李永杰两位神父与新任本堂杨玉柱神父,副本堂王俊亮神父、副本堂周妍神父共祭弥撒并做了交接,李永杰神父仍担任燕郊堂区副本堂
弥撒由呼和浩特教区孟青录主教主祭,呼和浩特教区的35位神父共祭,教区小德兰修会与近千名教友一起参与了这台意义非凡的弥撒圣祭。
神父走上祭台,开始举祭。
她叫王素珍,圣名小德兰,山西太原教区西柳林堂区人,1939年5月出生于一个十分虔敬的教友家庭。王素珍天生善良聪慧。七岁时,她进入教会学堂,学习经言要理,曾以优异的成绩屡屡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