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3位青年中,24岁的赫尔曼·加西亚在帕伦西亚神父创办的学校义务教书;21岁的萨卡里亚斯·奎斯塔是在校学生,做过鞋匠;19岁的埃米利奥·维多夫罗在他母亲过世後被继父遗弃
他喜欢读圣托马斯·莫尔(SaintThomasMore)的作品,这位十六世纪的英国大臣出於良心的缘故反对亨利八世英王,宁愿被砍头也不愿背弃自己的天主教信仰。
另一方面,人们需要慈悲,意识到自己受了伤,‘濒临死亡’,伸手乞求慈悲,并被那‘俯身谦卑’的能力所吸引。
教宗表示,在我渴这句话中,我们听到了痛苦人的哀号,他们是:被剥夺出生权利的无辜胎儿、穷人、战争受害者、在炮火威胁下度日或被迫离开家园、远走他乡、身无分文的弟兄姐妹。
失望必将被打败,因为上主在我们中间。教宗以他惯常的作风与信友们展开了互动对话。教宗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天主和罪恶,谁更大?天主!天主和罪恶,谁将获得最後的胜利?天主!
文明社会中最严重的贫困形式就是再也看不到穷人,因为他们先被丢弃,後被隐藏起来。例如,飞机会污染环境,人们便把一小部分卖机票所得收入用来种树,以弥补自己造成的部分破坏。
教宗接着例举奉献生活者必须抵拒的一系列诱惑,首先是被拖着走而非带领羊群的诱惑。善牧有责任引领羊群,将羊群领到青绿的草场和水泉(参閲:咏廿三2)。牧人不能被失望和悲观拖着走。
一首是目前江南教友常唱的圣母圣母听我祈祷、我要圣宠向你讨……;另外一首是:佘山圣母听我等尔,保护降福一众教友,真是一个好母亲,个个全被保护……这两首圣歌
真正的厄玛奴耳不是口头上一句相互祝福的话,而是被苦难磨砺后,那鲜活的生命居住在耶稣内的真实感受。没有经历苦难和逆境的人,怎会深刻体会出主与我们同在的甘怡呢?
一谈到圣母玛利亚,我们总会想到她的许多特殊之处:无染原罪,满被圣宠,天主子耶稣基督的母亲等等。这些光环使人感到玛利亚就是一个超凡的人,和我们有很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