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EducatorsandFormatorsProject名称演变该项目最初的英文名称为:AnoverseasgraduatetrainingprogramforChineseseminarians,中译“中国修生海外研究生培训计划
2017年,我去一个避静院参加避静,正遇上200多位修女在同一地方举办年度大避静。在散步的时候,我看到95%的修女没有笑容,令人费解。
对我而言也是如此,1953年9月21日,当我正在路上去参加学校的年度庆典,我感觉被催迫去一座圣堂办告解。那一天便改变了我的人生,并留下了一个印记,一直到今天。
后来在一次培训中,面对认识自己的主题,张再恩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服务的初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为什么会来这里服务?
与吕宏伟弟兄相识是在2013年3月,我们共同受邀去浙江温州教区参加通讯员培训分享会,吕弟兄的身份是陕西三原教区网站站长,然而我却没有想到,那时吕弟兄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艾滋患者的陪伴者。
在21岁时,她便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寡居母亲,为了能使生活收支平衡,她做过家务活、卖过杂货,也参加过就业培训的课程。尽管每一块钱都为照顾孩子并为支付租金花光了,而高收入的工作却从未碰到过。
我有幸参与培训大陆天主教徒、修女、神父的工作,这是我的光荣。很多人没有这个机会但是我有,这是一种感恩。记:您到现在为止做神父39年,您觉得天主给您最大的恩赐是什么?
当时全国各大修院都还没有开办,陈神父就委托孙文远神父着手操办修道生的培训。1985年12月,王文知与袁光显神父被祝圣,这是永年教区在开放后获得的初果。
当然这次的活动不同于研讨会,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讲课培训活动。这次的主题主要集中在铎职和包括文字福传在内的福传上。方式既有专业的主题演讲,也有学习讨论。
四、进德公益的实践与启示(一)以仁爱理念构建公益事业,多种渠道服务特殊人群(二)向社会各界呼唤爱心,共同参与公益事业(三)以仁爱精神构建公益文化(四)通过多种培训,使公益事业更加专业化五、有信仰背景的公益事业组织的理念基础当社会关注有信仰背景的公益事业组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