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概述了圣女贞德从13岁起业已成熟的圣召到最后两年的公开生活,在这两年中,头一年是积极行动,第二年则以苦难为伍,以判决作为结局。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昨天上午的要理讲授中,多次提到盛赞圣诞节为永恒美丽的圣大良教宗,进一步向在场的信友说,圣诞节并非一个单独事件,而是已经开始了以基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为高峰的救赎的中心奥迹。
同样,那些无法前往这些圣堂的信众,也可以通过“向天主献上他们的苦难或虔诚祈祷”获得全大赦的恩典。
那里有很多苦难。我鼓励所有有关各方恢复谈判,我要求每人作出紧急承诺,确保人道主义援助能够到达加沙人民手中,他们已经山穷水尽,急需援助。愿所有人质都被释放。他们从最近的停战中看到了一些希望。
烈日当头,大家晒得面红耳赤、热得汗如雨下,在坚硬如石、凹凸不平的山坡上,神长教友们都虔诚虔敬跪下,大家共同诵念苦路经、共拜苦路,默想主耶稣的苦难。
分享此外,天主也透过分享来亲近我们,这在苦难中很常见。我们时常在病床边学会望德,在关怀受苦者时学会拥有信德,在照顾有需要的人时发现爱德。
《弟茂德后书》是圣保禄宗徒劝勉爱徒弟茂德的一封书信,也称为圣保禄宗徒的遗嘱,为了鼓励弟茂德坚强地面对当时教会的苦难,以及不被当时所行的异端邪说受影响。
因此,教宗期勉众人,要注视那些每日沉陷于人生苦难与困境的人,对他人怀有怜悯的心。“无论他是谁”,不管他是否“和我们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是否拥有同一思想、同一国籍或同一信仰”,他们都是我们的“近人”。
教宗府讲道神师解释道,面对苦难,耶稣表现得很无情,因为祂并不以救世主自居,不借以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祂不怕在他人眼中显得无足轻重。
弥撒纪念的是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但藉着劳工与企业家的禧年活动,也愿意是一次感恩的庆典。我强调今日企业家和劳工的一些基本意义。我冒昧地说,企业家是一种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