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江神父在致欢迎辞时说:“为了回应广大神父的要求和牧灵的需要,我们在去年办班的经验基础上,增设了新的内容,聘请了专业水平很高的教授前来授课。
此次研讨班的主题为“城市化现象与牧灵服务”。
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十月初举行“教会礼仪用品展览”,同期亦举行四场有关礼仪、堂区布置、圣堂设计和灵修的讲座,让约二千名参观人士者更了解如何从礼仪的美感出现,走上天主救恩之路。
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精良的团队,这个团队首先要吸纳更多的教友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主的福传事业,并且组织大家参加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灵修培育,提高自身的信仰水平。
潜心于每日的祈祷,不断深化,提高和加强个人的灵修与修养。灵修是指个体与天主的关系,修养是指神职与人群交往应有的道德规范。2、以传教救人为己任,为天职,为目的,为生活原则。
但传教事业是我们作为信徒、神父及修会会士的生活核心。在这里,天主的每一个子民均是使徒,如圣保禄一般为每日之事而挂心:『如果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在晋铎圣秩礼仪中,韩英进主教勉励两位新司铎:从今以后,你们就是耶稣的化身、基督第二,特别借着每日的圣事与祈祷,为天主的众子民全心全灵地服务,‘你们要实践所宣讲的,你们要宣讲你们所实践的&rsquo
教宗在这篇讲话中提到,“今天的会议本着兄弟情谊的精神聚集了许多文化和灵修思想,它只会加强我们是一个人类家庭成员的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灵性传统,但没有文化、政治或社会边界和屏障能让我们彼此隔离
虽然我也试图向他们解释我对此概念的理解,但今天看到美国方济各会会士理查德-洛尔(*RichardRohr,本公众号曾翻译连载过他的许多篇灵修短文)神父的定义,突然感到眼前一亮,在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以此方式和大家分享
张尚志神父圣名达尼老,1933年元月1日出生于任丘天宫村一热心教友家庭,7岁时随父母北迁至天津并定居,1952年中学毕业后立志修道,赴上海徐家汇修院开始修道生涯,1955年因时局动荡而中止修道生活,返回天津在双亲膝下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