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25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罗马宣布他将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同时表达将邀请分离的基督教会一起来参加。这次会议使分离的弟兄,以制度形式得以在基督的大家庭中重聚一堂。
1939-1954年在武功县普集若望修院、周至总堂修院、西安大修院等进修。1954年5月8日由李伯渔主教祝圣为神父。1954-1956年被借调到西安教区的临潼地区牧灵服务。
正如圣若望宗徒所说: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先爱了我们。(若一4:10)在耶稣离世的前一晚,他向天父祈祷时说:你爱了他们,如同爱了我一样……使你爱我的爱在他内。
若望二十三世在梵二会议的开幕礼上正是把慈悲作为关键词,勉励整个教会克服一种诉诸公义的逻辑。诉诸公义虽然合乎情理,却往往使教会的视野变得狭小,阻挡教会的进程,可能也会使教会的经验变得枯萎。
耶稣在受难前预言了祂在十字架上的光荣(参阅:若十七5)。教宗解释说:世俗的光荣表现在重要地位、名望、财富和成就上。相反地,天主的光荣彰显在十字架上,它是爱。
我们若聆听耶稣的声音并跟随祂,我们就不会走错路。耶稣善牧是唯一一扇让我们进入永生的门。耶稣是门,除祂以外,再没有其它的门;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
若我们不向穷人打开心门,天主的心门也会对我们关闭。这实在太可怕了!教宗然後谈到怜悯穷人与悔改的关系。当富人陷入永罚之苦时,他想要警告他的兄弟不要重蹈覆辙,但亚巴郎却说悔改需要天主的圣言,无需奇迹。
客人本人的经历、心中丰富的情感以及他的意见若得到聆听,他就真的能感到宾至如归。你若把一个客人接到家中,却继续忙自己的事,让他坐在那里,他和你都不作声,让客人好似石头一般,呆若木鷄。这可不行!
这份《和平呼吁》指出,30年前,全世界的宗教代表们应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之邀齐聚亚西西,参加首届跨宗教和平会晤,「以肯定和平的大福祉与真正的宗教态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一次,雅各伯和若望的母亲请求耶稣,让这两个儿子一个坐在祂的右边,一个坐在祂的左边。耶稣利用这个机会施教,教导门徒们抓住紧要的事并看得更远。因此,从负面事物中能得出一个积极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