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无恒产者无恒心”,将穷人=好人,富人=坏人,这种思维是粗暴武断的,耶稣所暗示的穷人是虽然没有大量资产,但是却是有道德、遵守社会规则、为他人努力提供服务的“良民”,是《穷人》中的西蒙和安娜
当年7月,由宋建勋神父到忻州负责全忻教务,1952年5月,宋神父调回太原,此后,忻州无神父管理达6年之久。
大圣若瑟在无言中的爱,正如无打雷闪电却滋润万物的春雨。圣咏非常美妙地为我们描述了若瑟的形象:默默无一语,教在不言中,周行便大地,妙音送长风(咏18:4-5吴经熊,译)!
2、关于质缺A)关于有酵与无酵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圣体圣事的质是“artos”(panis),而不是“酵”。
因为当时我横渡太平洋时,居然有一种跨越时间,回到1965年前的教会的知觉,特别因为那时侯,上海几位神父教友们和我一起讨论了一个主题:“教会外无救恩。”他们问:“现在真不说这话了吗?”
廉氏家族无惧迫害坚持信仰,致使家中第五代成员廉洙政加入修道行列。其两名弟弟洙完及洙义也先后成为神父。 廉洙政总主教于十五岁进入修院,七三年晋铎成为首尔总教区神父。
首尔郊区的城南市有一所全国举足轻重的明爱会中心,由无玷圣母献主会的传教士博尔多(VincenzoBordo)神父所创立,每天收容大约5百位居无定所的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关中三年大旱,三年无收成,时逢此景,关中代牧主教戴夏德前往眉县跑窝朝圣,被土匪绑架。
清朝末年,眉县大旱,庄稼无收,灾民群聚圣山逃税抗赋,官府发兵围剿,大炮连击圣山,建筑夷为废墟,因山上弹坑随处可见,故又易名炮窝山。后经侯志文司铎率教友于本世纪初重建,圣地恢复旧观。
圣斯德望像耶稣那样,警告这些反抗圣神的人,但是这些人局促不安,心中无平和,怀着仇恨。这就是他们听到圣斯德望的话后,勃然大怒的原因。教宗说,这是魔鬼在他们心中植入的仇恨,是魔鬼对耶稣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