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吴世豪神父在开幕式上指出劳动是为了肉身,这几天学习则是为给灵性生命增加营养,希望大家珍惜。
在不同信友的墓地举行追思礼追思从早晨开始一直到下午,在神父、修士、修女的带领下,举行了拜安所礼,为众炼灵祈祷,也激励生者珍惜拥有,善度信仰生活,活好每一天。在松树司铎公墓追念已亡主教
庆祝会上,孙主教勉励并邀请教友们在圣神内要善用这座新的教堂,珍惜这份为主奉献的光荣。
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我喜欢快乐时马上就想要和你一起分享/我喜欢受伤时就想起你们温暖的怀抱/我喜欢生气时就想到你们永远包容多么伟大/我喜欢旅行时为你把美好记忆带回家/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人们提出了众多意见和见解……其实,早在2000年前通过谁是近人的讨论,耶稣已经回答了这个道德和良知问题,其要求更影响了后世一些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尊重、珍惜和同情生命以及救死扶伤的道德基础
我们应抓紧时间、珍惜光阴修德立功,为行善,为造福人类社会,为圣化自己,为荣主救灵利用好光阴。为天主而做———天主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结。
两位老修女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她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明天和将来!如何才能像她们那样喜乐地欢迎死亡姊妹呢?
为医治文明病但愿有比「自我反省」更好的方法,可惜直到今天还没有找到。人生智慧只能在静默中去寻找。静默不是叫你不与人往来,然而某些人生经验与真理,似乎只能在静默中去寻觅。
如果我们这一代的人不知道珍惜那些智慧遗产,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三十年前,德国慕尼黑的总主教拉青格枢机,也就是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曾说:“过去有这样的话说:艺术是为美而服务,而美乃是真理的内在光辉”。
引用耶稣会依纳爵圣人的神操中的灵修方法,二者有力的结合,阐述了当代基督徒在历史中的福传使命,让学员们学会在祈祷中分辨、学会聆听自我、学习聆听别人,在圣神的感召下履行信靠即信德、交托即望德、决志即爱德,特别在今天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