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访问印度临近结束时,特别向东道主提出要到加尔各答去参观德肋撒修女创办的“垂死之家”和孤儿院及医院。东道主特作出了安排。在国内,我需在报刊上读到德肋撒修女的事迹。
11月24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接见意大利明爱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全体代表时发表讲话指出,这是基督信仰的特征:信仰使爱德事业更加硕果累累。我们每一个人都蒙召作出自己的贡献。
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暧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生活在爱中。看过一本真福德肋撒嬷嬷的传记,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有一次,穷人的德肋撒嬷嬷去拜访一位从来没有人关心过的老人。
据信仰社的报导说,参加人士为他们在传教园地的工作和希望做了见证,同时也分享了经验。耶路撒冷的助理主教向大家讲述了圣地的情况,当地基督信徒的生活状况以及巴勒斯坦人民的痛苦。
教宗首先表示,没有见证就无法传福音。所见证的乃是与道成肉身、在祂身上完成救恩的耶稣基督的个人相遇。见证必不可少,首先因为世界需要“宣传福音者向自己讲论他们所认识及熟识的不可见的天主”。
先生的转变,让太太也走进教堂,因为她发现天主的爱改变了她的先生。在复活节这天,他的家人都参加了他的洗礼,庆祝他的“新生”。
本报讯(通讯员吴世明)刚刚进入2007年三日逾越庆典第一天,山东济南教区肥城堂区本堂韩承博神父在庆祝晚餐弥撒中,为12名教友代表洗了脚,爱的歌声轰鸣教堂、爱的氛围飨入心间。
唯有爱,她舍不得离开这人间天堂般的家乡。想待到最后一刻才放弃这心爱的岛屿。当海水几乎把整个岛屿淹没时,爱知道不能在留恋下去了,匆忙找人帮她离开。恰好富裕乘了一条大船经过。
第一天会议主题为“在爱和含忍中,我们便能在今时今日为最美好的时期作准备”。该议题受到教宗方济各今年4月3日发表的视频讯息的启发。与会者在会议中省思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青年的牧灵工作。
这意味著在祈祷和行爱德时我们对天主的‘给予’应始终避免仪式主义、形式主义,以及算计的逻辑,而应该表达出无偿性,一如耶稣对我们那样。祂无偿地拯救了我们,没有让我们付任何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