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桩的爱心奉献行动让人感动不已:一些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也走到了献仪箱前;在内地上下分离的神长教友忘记过去,携手奉献,合力赈灾。
比起学生害怕考试临近所带来的焦虑,实践耶稣邀请的“当心醒寤”正确态度,犹如我年迈母亲在我回家时所做的一样。她早早便把家里和我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
(玛二七46)因此,在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既肯定天主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与我们同在,但我们亦深怕遭人遗弃,特别是在年迈体衰、痛苦失落的时候,这并不矛盾。
本笃十六世说:在天主面前经过屡次反省后,我得出肯定的结论,即由于年迈,我的体力不再适合以相应的方式来履行伯多禄牧职。
年迈的母亲多次苦口婆心劝他认识天主,也曾多年为他祈祷,求天主转化他的心,但最终还是没能看到儿子的回头,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信仰开放后,有人也曾劝他:好日子有了,该照顾自己的灵魂了。
在葛菊蕊老人的村里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智障小伙儿叫王英岐,他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异常困难。2002年春天,王家失了火,生活用品大部分被烧光,连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
其时他已近90高龄,年迈体衰,只能请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道都要说:孩子们,你们要彼此相爱!最后一次讲道,也是阐释这一句话。讲完之后,就在讲台上安然谢世。
王小云只能依靠他年迈的母亲照料了。那些天,他卧床哭泣,已感到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连继续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近年来,她年迈体衰,但一直坚持进堂。因为患有肺喘病,从家里到圣堂的路虽然不远,可还是喘上半天;老人家宁愿从家里带上药,也一定要进堂。
教宗最後勉励修女们应适度休息,切莫忽略修会的年迈或患病的修女。她们经验丰富、充满智慧,应当时常向她们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