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有过之人终将悔过并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接纳受害者所提供的宽恕。这实在美好:在劝导下意识到自己的罪恶,进而敞开心灵,接纳那为自己提供的宽恕。
接着,教宗阐明宽恕的价值,并提到他先前说过的一句话:「宽恕是个人权。」教宗说:「事实上,宽恕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切的渴望,因为追根结底,得到宽恕意味着我们虽然自身有限度和罪过,却仍因我们的所是而被爱。
永远宽恕最后,教宗向在场的所有司铎提到使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宽恕。他说道:请你们不厌其烦地成为怜悯的人,要永远宽恕。当人们来办告解忏悔时,他们是来请求宽恕的,而不是来听一堂神学课。
当我们的软弱使我们跌倒时,让我们请求宽恕。我们都是罪人,可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请求宽恕的能力。让我们恳求天主宽恕,祂永远不会对宽恕感到厌倦!谦卑地恳求宽恕:‘上主,我在这点上没有做到言行一致。
教宗表示,巴路克先知提到司祭、君王、政要及祖先违背天主的法令,处於罪恶状况,但他同时也为我们指明请求宽恕的真正道路。
至于我们教友,因爱天主而博爱人,甚至宽恕仇人,是我们长期来习以为常的为人之道,因为我们每天在诵念《天主经》时说:“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教宗在谈到达味和巴特舍巴的故事时指出,魔鬼会诱惑我们陷入与诸罪截然不同的腐败,以致我们觉得不再需要天主的宽恕。犯罪有多种形式,无论犯哪种罪我们都可以诚恳地请求天主的宽恕,并肯定天主将宽恕我们。
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开始讲解福音中的慈悲,强调每一个人虽有自己的困窘,但基督的爱与宽恕永不枯竭。教宗从福音中耶稣在世的5个重要行动谈天主慈悲:耶稣会晤人群、宣讲福音、治癒病患、走近弱小、宽恕罪人。
我们应效法基督,以生活见证表明希望的理由,善待近人,甚至宽恕伤害我们的人。圣伯多禄宗徒要求信友们要时常准备以温和、敬畏之心答覆人们询问他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参閲:伯前三8-17)。
公开接见中,教宗继续讲解了弥撒圣祭的道理,指出我们所有人都在圣事中被宽恕了;我们所有人都被宽恕了或者每当我们接近悔改圣事时都将被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