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修直道路”暗示悔改、预备迎接主来(如若翰的宣讲)。而“得救”并非只指逃离灾祸,而是进入天主的生命,共融于祂的圣德。
4月13日圣枝主日,桑德里枢机受教宗委托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圣枝主日弥撒。在弥撒结束之际,教宗亲临广场,问候在场的信众。教宗停留了十几分钟。“圣枝主日快乐、圣周快乐。”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教会应该站起来,上前去,倾听人们的不安,并常怀喜乐。
8月3日,天主教徒庆祝印度天主教朝拜圣体日。一些教友及教会领袖告诉《亚洲新闻》,该庆祝活动旨在为主教、神父、修女和平信徒祈祷。
教宗方济各对350位来到罗马观看这个圣诞传统的巴伐利亚人指出:每个地方在圣诞节都回响着天使向白冷牧童们宣报的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
教宗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5月19日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荣休主席,享有国际声誉的德国神学家卡斯帕(WalterKasper)枢机3月6日在罗马介绍了他的新作《爱的喜乐劝谕的讯息-友爱的讨论》。
6月12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主日三钟经祈祷前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主日的重要性,以及家长积极对子女开展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教宗方济各5月8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讲解了当天福音中善牧与羊群的图像(参阅:若十27-30),以三个动词概述我们与上主的关系,即:聆听、认识和跟随。
耶稣是复活的主,复活是喜乐的,基督徒如果没有在生活中活出喜乐,天天愁眉苦脸,就是对主的复活有怀疑!庆祝耶稣复活,不仅是在复活瞻礼,更多的是在每天的日子中,表现出复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