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就读于陕西神哲学院,每年寒暑假在兰神父的堂区服务实习、教要理,十几载修院学习,常常会感受到兰神父鼓励的话语和大爱善举。
我惯犯的共情经验常使我涕泗交流,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会为这个世界上的苦难而流泪,为这个世界上由苦难而激起的善举而流泪,为这个世界上单纯的赞美而流泪,为这个世界上善良崇高的奉献而流泪,为这个世界上不屈的坚强而流泪
(三)关怀边缘人士:藉着神、形哀矜,去实践撒玛黎亚人的善举,成为受伤者的包扎人(M.V.,15);安慰穷人、释放被束缚的人、给坐困愁城者重见光明、给失序者恢复尊严(M.V.,16)。
为炼灵祈祷、奉献弥撒、做补赎等善举无可厚非,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孝道也值得嘉许,但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炼灵并善度炼灵月?
但如果我们能经常地关爱他人,这种发自内心的善举不但可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也能增进自己的健康。
但是这善举不是个人的,应该有组织的。(摘自《书摘》2006年第四期)
至此,刘姊妹3年如一日为流浪女子义务送饭的善举才告一段落。
神父的善举感染了许多教内外人士,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扶助弱小。他的善行还被报道在《安顺日报》上,题为“爱在人间”。
这种行动并非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是源自望德所赋予的内在力量,相信每一个善举都在天主的眼中有其价值,并且是向着那完美的天主之国迈进的一步。
这些善举让教友们异常感动,笔者走进这间教堂时第一眼便看到了全体教友们写给吴理芬夫妇的感谢信。谦逊的吴理芬说:当时我不让教友们写,更不愿让他们挂在这里,但教友们坚持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