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中讲道时说:耶稣是“生命的食粮”,是支持人在世上旅程的食粮,而圣体圣事奥秘则是“基督奉献自己的恩典,向我们揭示了天主对每一个人的无限的大爱”。
然而,在祂30年的这种体验中,耶稣领会了人的境遇,在祂与天父的共融及祂的使命中接纳了这境遇。教宗接着表示,耶稣开始公开生活後,在自己身边建立一个团体,一个会众,这正是教会一词的含义。
日前,在卢智斌神父的倡导下,余王天主教堂联合本地书法协会及多位资深书法爱好者,共同举办“翰墨铭史·共祭英魂”主题书法创作活动。
教宗说,守护信德之光,就如同守护我们所得到的某个恩典;我们之所以是光明的,因为我们在受洗那天领受了光明的恩典。
天主并没有说大事或重要的事才祈祷,他乃是说“凡事”,无论大小事重要的或不重要的都藉着祈祷带到天主面前,可是我们忽略了这个恩典,总是自己原有的办法都试不行,行不通才祷告,而不以祈祷为首要。
本年度公教学校周有3个主要目标:首先是鼓励学校在祈祷中感谢信德的恩典;其次是敦促学生对基督信仰生活的见证进行反思,同时也要注视圣人芳表;最后是邀请学校注视基督,因为信仰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天主子内。
筹备工作包括三个重点,就是:共融、培育、参与。从本星期起开始分发有关青年节的小册子、推动青年节的DVD,包括过去世界青年节的历史、见证和访谈。此外,还设立了特别网站。
若没有这种存在的共融,就无法认识对方。耶稣在他的赞颂和全部祈祷中所显示的正是,真正认识天主必须以同祂的共融为前提。这便是祈祷的第一步。
教宗解释道,对圣保禄而言,人与天主修和是一份来自基督的恩典。‘基督的爱’所论及的并非我们对基督的爱,而是基督对我们的爱。
我的体会是与教宗共融十分美好。就我而言,与其说是提建议,不如说是努力聆听教宗,好好懂得他对我服务的期望。这要从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开始:当今教会需要什么样的司铎?如何选择他们?如何培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