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著重点不应是恐惧或怕丢了颜面,而是以诚信和公义服务作为教会的使命。因此,应对性侵罪行实施强有力的零容忍政策。欧佩尼博修女承认,性侵在西方世界是个严重问题,但在其它大陆也存在这样的事件。
以身试法,挑战天主的公义,妄用天主的仁慈;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作孽天不容!原罪的悲剧一直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地复制和重演。
教宗鼓励信徒在困难和失败当中仍要坚守信仰,向天主的爱开放,按祂公义和爱的道理生活。
马尔泰塞女士解释道,基诺沙市正是密尔沃基教区主教所在地,教区主教向全教区教友发表公开信,吁请信友活出积极的公民精神,在积极的公民身份中活出信仰精神,积极参加总统大选投票,以表达公民权利,与不公义作抗争。
在这两个极端中存在一种互补性,必须设法取得平衡,认识到若不讲正义的慈悲确实能导致社会秩序瓦解,那么的确‘慈悲是公义的圆满,亦是天主的真理最辉耀的彰显’”(《爱的喜乐》劝谕,311号)。
正是因为透过这个生动形象的故事的叙述,主基督告诉了我们;天主圣父并不只是公义的,他更是无限慈悲和怜悯的!
答:上主宣示自己的圣名“雅威”,并启示祂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于发怒,富于慈爱与忠诚”,但也公义,不姑息罪恶。这是旧约中对天主性格最核心的启示之一(出34:6-7)。问4:梅瑟听后有什么回应?
按照公义,人的每一个善功都会被记得,每一个罪恶也不会被遗忘。天主随时可能会收回“租借”给我们的一切。
先知话要坦率地讲,好能开诚布公地展现出矛盾和不公义之处,但也要始终秉持着温良和有建设性的目标。我们被爱的圣神打动,得以成为爱的天主的记号和工具,祂服务并赐与生命。」
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强调,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不仅是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也包含将整体生态作为公义的新范例,视关心大自然、为穷人伸张正义、尽社会义务及内心喜乐和平安彼此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