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第十章记载,耶稣曾说:“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生命。”耶稣遵守了他的承诺,为我们舍掉了自己的性命,用自己的血洗清了我们的罪,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试问还有谁可以做到?
他在世八十多年,前半生,吃大苦背十分沉重的十字架,后半生让多少人灵认识上主,让脱离羊栈几十年的亡羊归栈。就以这两点看,老人的一生在地上“愈显主荣”,在天上“喜庆满堂”。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福音内容是‘亡羊、失钱、荡子的比喻’,听完内容之后,我的心中不由激起了一层层的涟漪:‘主啊!你真是奇妙!今天的这篇圣言字字句句打动我的心,仿佛就是你专门为我而写的。’
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多以游牧为生,牧人和羊的关系就是他们每日的生活写照。牧人寻找水草丰美的旷野处牧放羊群,并就近围起羊栈。
每年追思已亡瞻礼,他总要带领教友们前往20公里外的四合乡永合村圣母无染原罪堂的“圣莹地”,举行追思弥撒,为已亡众炼灵祈祷。
信德网讯11月2日上午,杭州教区衢州堂口李刚神父带领衢州府山堂口部分教友骑自行车、电动车前往麻蓬圣山为去世的神长和教友们举行追思已亡弥撒。
不发展,教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就会减弱,不发展无牧的亡羊就会迷失方向,可牧的羊群就要减少。为此,中国的教会应该看到这一现实。怎样积极推动福传事业应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选择。
2001年,神父不畏严寒,不畏风沙,奔波在堂区的各个角落,寻找迷途的亡羊,慕道培训,光摩托车就行驶两万多公里。
传道人员除了讲道、分享外,还要走出去访贫问苦,看望病人,找回亡羊。如一位80多岁的老教友,16岁领洗,教难发生后,再没有进堂,圣号都不会划,我们访问她后,下午就进堂,此后天天进堂。
杨伟和羊杰一听说常雪琳老师八月九日就要返回自己的家乡,就主动写下两篇《师生情》送给常老师,以表达他们对常老师的依依惜别和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