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贺函中写道,5个世纪后,“耶稣藉着圣女大德肋撒点燃的火炬继续照耀着这个需要勇敢见证人的世界,这些见证人能够推倒各种围墙,包括物质、存在或文化上的围墙”。
国际援助援助并未到达,而那些到达的也是十分有限,保护圣地协会的发言人继续表示:“人们感觉被遗弃,因为一些国家假称提供援助,但实际上却利用地震事件来作纯粹的宣传。此外,制裁看似已经放宽,但依然存在。
圣父教宗继续接受治疗,并进行运动和呼吸方面的物理治疗。他现在需要的氧气供给量比之前来得少。白天,他继续吸取正常流量的氧气,夜间则依然通过鼻管接受高流量的氧气治疗。
教宗方济各3月26日在清晨弥撒中恳请阿维拉圣女德肋撒转祷,祈求对话克胜暴力。教宗说:「我全心参与这项祈祷活动,祈愿天主的爱火克胜那折磨世人的战争和暴力之火,对话在所有武装冲突之地能占上风。
尽管马国天主教会致力于与其他宗教团体交谈,但至今仍未能公开与伊斯兰教的官方代表对话,因为后者对与其他宗教人士交谈一向态度谨慎,他们认为既然马国是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就不能与其他宗教看齐。
基本上多数的研讨,都是从利玛窦调适中西文化智慧作为神学理论、宗教历史以及教会在历史及当前实践的起点,也讨论了基督宗教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对话问题。
从圣经我们知道,第一个女人(厄娃)与蛇(魔鬼)的对话(创:1—5)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破坏这个美好世界;第二个女人(玛利亚)与天使的对话(路1:30—38)是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地拯救这个世界。
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生于马切拉塔,信仰深湛并具有卓越的文化及科学才华,一生中用多年时间致力于西方和东方之间有成效的对话,同时以一种透彻的行动使福音在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
本书的编撰者将菲奥里托神父称为「对话的导师」。教宗阐明,菲奥里托神父其实沉默寡言,但他擅长「聆听和分辨」,而聆听正是「对话的支柱」。
要有时间与人相聚对话、欣赏,要以默观的目光凝视,在他们身上看到天主临在,以更多行动举措胜过说话,见证福音的新生命,才是真正改变现实的爱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