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说,人通过祈祷可以从天主无限的爱中汲取力量,在每天的生活中具体地关怀受伤和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陌生人和没有利用价值的人。
我也要有善牧的情怀,看管照顾好羊群,全心寻求上主的旨意,不停地爱,不停地付出,直到受伤,直到生命的尽头。
教宗也谈到隔天的追思已亡说:我们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天堂。教宗首先谈到圣人说,圣人既不是超人,也非生下来就是完人。他们在享受天上的光荣之前,过的是普通人生活,有喜乐和悲苦,有劳累和希望。
虽然十个春秋的风吹雨打,你们的青丝变成白发,腰身也不再挺拔,但是我相信你们没有遗憾,因为有爱!我就是你们信仰的传递和生命的延续。
教宗在讲话中表示,饥饿是真正的丑闻,威胁着男女老少的生命与尊严。饥饿创伤不应被称为不公平,而是更为严重的罪行。你们不要忘记他们是人,而不是数字,每个人都背负着他的沉痛负担,这些负担有时候几乎难以承受。
被一个小小的苦像所吸引,她紧紧握在手中,谁也不能夺去;这个苦像陪伴了她一生,纵使在文革时期,面对恶人的毒打也不能夺去她心爱的苦像,因为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深深地吸引了她,她爱他胜过一切,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人生没有几个十年,他们把整个生命因着天主的召叫奉献给了教会,为教友服务。在生活中我们应感谢他们,祈求天主常常保护他们,给予他们坚强的力量,使他们在铎职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向前迈进。
可是,当我们谈论天国时,我们马上想到永恒生命。教宗说:当然,这是真的。天国将无限扩大,没有终结,超越此世的生命。
教宗说:「如果一名司铎没有每天接受上主的塑造,他就成了无精打采的司铎,在牧职上因循怠惰,既缺乏福音的热忱,也没有对天主子民的热情。
(梵蒂冈新闻网)「奉献生活并非苟延残喘,而是新的生命。那是上主与子民的鲜活相遇,是每日尽忠服从的召叫」。教宗方济各2月2日献耶稣于圣殿庆日傍晚在圣伯多禄大殿为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时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