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世界上的每个家庭都将会是主角。今年7月初,教宗方济各在介绍本届聚会特殊形式的视频讯息中强调,「人人都能参加,即使是那些不能前来罗马的人也不例外」。
正因如此,主日聚会的出席情况呈现出世代与文化的失衡现象,很难和谐地融入堂区生活,进而难以真正成为堂区每个活动的高峰和传教动力的泉源,把慈悲的福音带到地理和存在的边缘地区。
这“不是一本谈规则的书”,而是“用来支持每个地方教会各种努力的指南”。
这直接源于修女们不仅在她们活跃和富有工作能力的时候,更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中对人的重视。这意味着年长、身体衰弱的修女活于其他修女爱的怀抱中,并继续参与团体生活。
首先,他是个“义人”,因为“他服从法律,如同每个虔诚的以色列人那样”,但他也是个有智慧的人,“对玛利亚的爱和信赖提醒他一种既遵守法律又保全妻子名誉的方法”。
每个司铎都应是一个梦想家,就如同圣若瑟一样:不是坐在云端、脱离现实的梦想家,而是从所看到事物背后的超越性所在,那即是具有先知性的目光,能够在迷茫的地方看到天主的计划。
一旦我们做出承诺,就可以开始审视日常生活的每个空间和习惯,找出哪些习惯或事物剥夺了我们的平静。接下来,我们也应该分析一下,在生活的哪些方面可以更加仔细。
他解释道,在时代的每个阶段中,"当人类状况的情景满是新的经验和从未有过的疑问时","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文化上记忆的累积有助于面对这些问题。
序言中提到,每个基督徒都是传教的使徒。因此,所有信徒,包括男女平信徒都可以凭著伯多禄继承人的代理权,被任命担任罗马圣座的管理职务:“依照圣洗,每位基督徒都是传教士,因为他在耶稣基督内经历过天主的爱。
的确,在福音中有一种“人化的力量”(humanizingpower),就是一种每个男人和女人都渴望的生命的圆满,因为基督出生、死亡,又为每个人复活,是为每个人:没有人被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