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介入对那些信赖天主的人们来说,是对他们最深渴望的回应,而对那些冻结在一种拒绝和高傲的封闭态度中的人来说,这种“看顾”将使他们装腔作势的空虚原形毕露。
没有天主的宽恕,我们就无法从一些封闭、偏见、互相猜疑,以及使我们从充满自我和指控别人的傲慢态度中,走出来。只有复活的基督才能为一个崭新的世界开启一条道路,因为祂赐给了我们罪赦。
即使我们选择自我封闭、自私自利,祂也尊重这个自由。然而,如果我们避开祂的目光,天主也不将祂的目光从我们身上移开。祂继续认定我们是祂所爱的子女,相信我们能够重返祂的身边并回归我们自己”。
只有当一个人拒绝天主的爱而选择逃离或者自我封闭时,这个人才会经验不到天主的爱。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天主依然怀着大爱等待期盼人的回归。
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当今世界的冷默源自人心的封闭与短视,而圣心的火热正能融化这层冰霜。而这也正是圣女玛加利大所领受的来自耶稣圣心的启示:“妳看,这颗心爱人之情如何深挚!”
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而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的人,不可能享受心灵的愉悦。喜乐,本是一种心灵自由、平安、满足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精神状态。过度的物欲,会窒息心灵。
为此,1967年礼仪圣部在论圣礼中的音乐一文中特别强调:由于众口一心,更显出众人心同意合,因着圣乐的辉煌,心灵更易提升向上,而一切礼仪的举行,更能附和在天上耶路撒冷所完成的预象。
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天籁之音,唤醒人们的心灵回归于天主。清晨,教堂的钟声敲响,召唤人们进教堂参与弥撒。教友们从睡梦中醒来,要画十字圣号,感谢天主赏赐一夜平安。
在思想上的昂首,就是精神上的独立,就是心灵上的自由,就是人格上的尊严。自古就有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箴言,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就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
对教会传统的教导和信仰生活的质疑与冷漠,并不等于是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信任等建基于福音真理的价值观的质疑与冷漠;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社会大众希望教会找到一种更能积极回应现代人心灵需求的新方法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