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话,心理,文化本位化和灵修的再陶成的培训1.纲要2.早期的中国大陆海外修道人再陶成的开始a.1949年在菲国的中国修道人3.最近的中国大陆海外修道人再陶成的继续a.Institute of San
加德满都(信仰通讯社)—昨天五月一日,尼泊尔天主教会举行了盛大的守夜祈祷和朝拜圣体活动,庆祝大吉岭堂区本堂司铎保罗•斯米克蒙席被教宗方济各任命为尼泊尔新宗座代牧。
在社会中开展福传,引导新牧道者领洗进教是日本天主教会主教团给全国各教区和堂区指引的牧灵工作方向。一年后,这一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传教士和平信徒们精心播种的传教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我是你们的牧人,你们是我的亲人,这就是他的牧灵宗旨。耶稣会士凌安澜神父任景县监牧区首任监牧,当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传教士。
1975年,翁神父在加拿大渥太华圣保禄大学取得牧灵心理学硕士学位,并在纽约玛利诺神学院获得神学硕士学位。同年5月17日,他在玛利诺会晋铎。
为此,政府也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此来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和对人生的希望,并让他们心中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这类特殊人群的关爱和温暖。
有几点是需要一直坚持的,也是司铎灵修的基础:阅读《圣经》、朝拜圣体、关注普世教会、默观十字架的奥迹和敬礼圣母。真正地爱自己身边的每个人,因为这是通往天国的捷径。
他参考前辈牧者的榜样,选择了简朴殡葬礼仪模式。
在这些年中,他的牧职工作的中心是圣职人员和教区架构的更新,以及与文化对话。在这期间,他为圣座服务的工作不断增多。1988年,他成为圣座与非信徒对话委员会成员,后来该委员会改为圣座文化委员会。
在教宗方济各第二年的牧职中,他与犹太经师及伊斯兰宗教领袖在圣地哭墙前的三人拥抱、他请求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降福的举动,以及菲律宾人民对他的爱戴与热情,是三幅令隆巴尔迪神父印象最深刻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