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神父为大家介绍了慈幼会儿童中心及技术培训中心短片,分享贫苦孩子得到协助而改变的个案,提示教育工作者要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成为心智与体能健全的良好公民,给予孩子家的感觉,以爱心、耐心及恒心培育学生
柯神父指第二个方式是通过教育及培育,早于开教初期,宗座监牧高主教重视公教教育并推动学校发展;宗座代牧师多敏主教是香港大学早期的校董会成员;颜思回神父推动出版工作,成立公教真理学会及公教报。
他于1946年进入耶稣会,1958年晋铎,曾在米兰、西班牙和罗马接受培育。
小组报告提出的议题综合各小组的报告所呈现的议题,包括:各层级的培育,即司铎、修道院内、家庭中的培育;全体信友的共同责任;圣统制在共融内部体现的方式;需要从各语言中词汇学的视角来加深理解同道偕行的意义。
司铎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坚强的信德,做好牧灵福传工作,服务教友,不断学习,并时常培育更新自己。李主教希望大家多为新铎及教区的圣召祈祷,同时也祝福教区的神父们身体健康。
他说,办事处去年举办的司铎培育研讨会,有来自亚洲十四个国家及地区的七十三位大修院院长参加。他表示:「那次会议的参加者大多是神父,而今年则只有主教。」
对照圣经来反省我们对教友和慕道者的培育,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教会传统虽然十分重视洗礼,但多从静态的角度去了解,认为洗礼只是一个礼仪而已,礼仪的结束也就是洗礼的结束。
会议听取了常务副院长穆山林神父和教务长陈晓峰神父的工作与教学报告,回顾了河北天主教神哲学院建院27年来在教学、灵修培育、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4.为鼓励媒体在社会中能同时成为有建设性的存在,且提供积极正面的认知,我愿重申可敬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体认的,让媒体能为公益服务的三个必要步骤:培育、参与、对话(参阅〈快速发展〉,11)。
假如一个教区没有神父、修女,教区就无法正常运作,教友缺乏了牧人的带领,信友生活就不能得到满足,圣经、教理和灵修的知识也无人培育,福传就难以正常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