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儒家文化和基督宗教文化在四百年前,由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与儒家知识分子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之后的又一次交融和对话。这样的开放性的对话,为今天世界的发展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信德网据天亚社网综合讯9月15日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率领的大陆宗教交流团访问台湾。王作安局长于16日和19日分别在台北和高雄会见洪山川总主教和单国玺枢机,双方进行了友好交流。
德国籍卡斯帕枢机的报告有神学基础,视野辽阔,是通往下一届世界主教会议之路的序曲。这份报告并非讨论教会的教义,而是从福音出发,重新反省家庭在受造界的次序和救赎当中的角色,关怀今日牧灵工作的困难。
我特别提到圣亚丰索,他愿意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出一条路,这条路也是我们在今天必须找到的,圣多玛斯在他的《神学大纲》中也谈到这条路:因此,我找到了好伙伴。
隆巴尔迪神父说:「我们不抱持马上完成这份文件的愿景,因为它必须完善、斟酌详虑,包括在神学和教会法上琢磨研究,使每个细节最终能尽善尽美。所以这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
胡志明市总主教指出:「为了响应教宗方济各的呼吁,教会已经创立了一个名为『全球天主教气候运动』的组织,其成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教、司铎、男女会士、平信徒、神学家和科学家。」
陈副主教强调,神学培育方面,候选人须修读圣神修院神哲学院的课程。终执早期的每月培育活动是到访不同修会团体,以认识教会团体运作,其后改为在座落圣犹达堂的执事轩举行,今年二月起则再度拜访修会团体。
在避静中,陈神父结合狄奥尼修斯的《神秘神学》、欧迈安的《天主教灵修学史》、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纳匝肋人耶稣》及郑圣冲译的《不知之云》等书籍,以教会灵修学史为背景,给修女们阐述了关于静观祈祷及人格整合等方面的内容
杨金星神父,圣名若瑟,于1972年6月5日生于陕西眉县新寨会的教友家庭,2003年9月开始在大修院接受培育,2010年7月神学毕业,并晋升执事。
与会的学生分享学习神学的现况。这五十名来自浦那、安拉阿巴德、德里、班加罗尔及加尔各答的学生,承诺开展媒体小组、更新院校网址、张贴活动的报道,以及分享正接受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