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在“大客厅”泉城广场上还特设了“圣诞祝愿情”在“圣诞许愿区”标题下,人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心愿,在圣诞节来临之际,人们祝福自己的亲友,老师生活幸福,圣诞快乐,社会更加和谐,有些外教人家庭特别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还购买了圣诞树
我认为这是在狡辩,他是老师,随时可以驳得我哑口无言,我也只好任由他去,但是我并没忘了为他祈祷!然而有一天夜里,我真得被他感动了。
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
偏远地区的校长、老师及社工协助确认申请人。他们都是很有才华但很穷困,通常来自单亲家庭或是孤儿。大学一年学费约二至六百美元,高于省内贫困家庭的全年总收入。
走进孤儿院,杨云仙院长热情地迎了出来,因为现在是参与弥撒的时间,所以只有她和另一名老师在做晚饭,于是我们在厨房里攀谈起来——该孤儿院于1997年创办,今年已10年,现有14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十几天
不只在课堂上他是一位好老师,在生活上由于他的知书达礼,也成为修士们行为上的好模范,在灵修上,更是好师傅。教区内许多教友对他很陌生,但是天主对他一点也不陌生,他整个生命都生活在天主的爱内。
我“索阅”“信德”才一年多时间,但却学到了不少知识和道理,看了一年的“信德”后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在编辑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把我们的彝族教友的信仰生活和教会工作从“信德”上传出去,让更多的神长教友关注我们云南教会
接下来,由沙沟堂区李庆隆老师作信仰分享,他主要从理性的角度讲“福传”传什么?如何向教外人介绍“耶稣”?
他的西方科学启蒙老师是利玛窦神父。1604年,徐光启考取进士,又荣录翰林院学士后,在京供职,从此得与利玛窦经常相处,成为良师益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去年“信德”以“生命不息,福传不止”为题报道过的吴桥堂区的张俊胜老师。 今年9月16日,张俊胜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念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