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11月22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教会运动和新团体350位成员,叮嘱他们保持神恩的清新,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并始终寻求共融。
不仅如此,卡恰总主教还指出,「失业、缺乏机会和社会保护不足,都是促成贫穷、极不平等和排斥现象的因素」。那么,该怎么办呢?总主教表明,首要之务是教育,「它是帮助家庭和团体跳出贫困循环的催化剂之一」。
六十年代,农村农活大都以人带畜,她把拉一天犁挣来的几个窝头省给婆婆和孩子们,自己却忍饥挨饿;村里谁家有危重病人,她都要去念经,守临终;讨饭的进了她家的门,都不会空手而归,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老人的信仰及仁爱精神
因此,我们的介入行动需要从造成饥饿悲剧的原因著手,这些原因尤其在于“缺乏怜悯”、“许多人漠不关心的态度”,以及“在回应国际义务时缺少社会和政治意愿”。
在海地于8月14日发生7.2级和6.6级强烈地震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教会发出这个鼓励的呐喊,并表示接近和关怀海地。
笔者在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城市化与移民及牧民照顾研讨会上见到了安阳教区张银林神父,并惊异地获知,他家弟兄中张秋林、张银林和张予林都是神父,这在当今时代实属珍贵。
(玛13:24—30)莠子和麦子的比喻是玛窦福音七个有关天国比喻中的一个。它是伴随播种者的比喻而出现的,同样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莠子和麦子相互冲突对立的背后是人的对立:家主和仇人。
圣座常驻联合国纽约总部观察员奥萨总主教在这次会议上表明,每个人天生享有同等的尊严和基本的生命权。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所有阶段,人的生命权都必须受到支持和保护。不幸的是,这项权利始终被忽略和缩减。
在安提约基亚的依纳爵四世宗主教主持的会议中,与会总主教和主教们多次强调基督信徒不应该觉得是少数族群,但该当感到是当地其他成员的真正伙伴。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2月24日探访了罗马教区一个称为救赎之母圣堂的堂区,为他们主持一台弥撒幷在弥撒讲道中要信友们警惕让天主“为我们的意愿和计划服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