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欧洲如果重视自己的基督信仰根源,必将能够给它的人民指出正确的选择方向,也将增强欧洲人民有共同文明的意识,同时支持每个欧洲人合力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将来”。
非典灾难不只震撼国人,更要促使国人将“乱扔垃圾脏物”的不良习惯,在海内外都“随地吐痰”的恶习得以改正,成为历史,建设一个美好社会,树立现代人的文明形象。
直到1989年底,随着都市的建设与扩大,附近地区也跟着繁荣起来,住宅栉比、商店林立。教堂会友的人数,当然也相对地逐日增加。
但是,我们不少神职人员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全心全意地盖教堂,操劳种种日杂事务,去当“补丁”,哪里缺少劳力去哪里补,以至于无精力搞“福传”,去建设心灵的圣堂,可悲可叹!
和平也意味着合作,把与别人热情和具体的交流视为一份恩典而不是一个问题,藉着合作与弟兄共同尝试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教友多、堂点多、神父少的地方,神父真的很劳累,每日的弥撒、行圣事、教堂的建设、筹划办各类学习班,要做的工作太多,不懂得休息,就很容易累坏身体。
青年改变事物的意愿和他们的慷慨付出有助於「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此,教宗勉励他们说:「圣神总是向你们提出大胆的抉择,你们切莫害怕听从祂;当你们的良知督促你们冒险跟随耶稣善师时,你们切莫迟疑。
教宗对此解释说:担待他人的软弱,这种见证并不封闭在基督徒团体内,也响彻团体之外,回荡在社会和公民环境中,呼吁人们不要树立隔墙,而要建设桥;不要以恶制恶,而要以善报恶,以宽恕回应冒犯,与所有人和谐共处。
教宗希望《公教文明》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创伤,同时找出疗法,以急切不安的智慧行走,让电脑键盘书写出有益的省思,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天主的国度。第二个要素是不自满。教宗表明,天主总是令我们惊奇。
年轻人不想独自行走,他们愿意与我们一起,与所有在信仰内的成年人、与众信徒、与牧人们一同建设基督的教会,藉着他们的行动更新教会,使之成为面向新一代人的福音宣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