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表示,事实上,“藉着圣洗获得的释放”使我们得以“获得天主子女的全部尊严”,因此,在"我们牢固地扎根于我们的文化根源"时,我们也会"向进入每一种文化的信仰的普救论敞开心扉
塞梅拉罗枢机在弥撒讲道中说,“马哈神父明白,只有信德和爱德,能使人认出并且承认,每个按照天主肖像创造且相似天主的人的尊严是不可放弃的”。马哈神父在鲁达希隆斯卡的圣若瑟堂担任副本堂。
(2)我们的社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极端个人主义带来的危机,使家庭成员之间变得像孤岛,加上现今的急促生活节奏、压力、社会和劳工的架构、自恋、对空闲时间的沉迷、对财务状况的不稳、对生命尊严的挑战等,以上都是
我们唯有“恢复普世博爱的意识”、看到“阻碍数百万男女、青年和儿童度有尊严生活”的贫穷悲剧,重生才有可能实现。教宗特别提到许多难民,敦促在这筹备禧年的时期要“聆听穷人的声音”。
移民的苦难呼唤我们加倍努力,建设一个“人人享有和平及尊严的世界”。然而,“要使这种奇妙的和谐盛行于世,人们就必须接受基督的救恩,接受爱的福音,这样才能消除现世的不平等和歧视”。
(63段)任何教会团体,无论多少次高谈社会问题或严词批评苛政,但若甘于安逸、不念扶贫、不求新意、不出援手以帮助穷人活出尊严、不外出接触百姓,这个教会团体将有解体的危险。
接着,教宗以若望廿三世在60年前发表的《和平于世》通谕第6段的内容为依据,指出为确保许多人能过上具有尊严的生活、让这位教宗的心愿得以实现,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也须透过严肃且有效的政治和法律上的承诺!
教宗于是请大家祈求天主协助我们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儿童的尊严受到尊重,并使爱的光芒升起,对这个光芒,人类比对任何生活必须品更需要。教宗说,圣诞节成了学习天主奉献自我的节日。
原来这是罗马教宗的特别标志,在第四世纪的时候罗马教宗身披羊毛肩带,这很可能是来自罗马皇帝所给的一种尊严。后来担任主教的人也领受这样的肩带。
教宗向圣座国际神学委员会成员说:“自然法因此成为每个人得以自由生活、尊严受到尊重的真正保障,使人不受到任何意识形态的操纵及强者专横、滥用职权之害”。